苏青与张爱玲不仅在文学上展现了卓越的才华和深远的影响力,而且她们的生命轨迹在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。二者虽然命运不同,却都经历了沉浮与风雨。苏青仿佛是一朵盛开的茉莉花,静默而淡雅,散发着属于她自己的芬芳。
与张爱玲的多舛命运不同,苏青的少女时代可谓是相当幸福。她生活在一个和谐、开明的家庭环境中,身边的亲人都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宠爱,她天真活泼,拥有一个充满色彩的青春。尽管如此,她和张爱玲的命运最终还是在某些层面上走向了相似的结局:一方面,她在年轻时凭借出色的文学才华和聪慧的头脑赢得了文坛的瞩目;另一方面,她的晚年却充满了痛苦与困苦,不仅面临生活的拮据,还承受着舆论的重压,让人不禁为她感到深深的惋惜。
苏青于1914年出生在浙江波鄞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书香门第,原名冯和仪。她的名字是她的祖父根据《鸾凤和鸣,有凤来仪》这一寓意起的,蕴含着期望她能够成为一个如凤一般出众的人物。尽管冯家文化传统浓厚,但家庭氛围却非常开明,不拘泥于陈规,特别是在对待女儿的问题上,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性别偏见。年幼的苏青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,祖父祖母、外婆等长辈对她宠爱有加,使得她的童年充满了温暖与幸福。
展开剩余80%她如同一只自由飞翔的小鸟,翱翔在自己的天地中,无忧无虑,尽情享受着生活的美好。苏青的自信、开朗和聪慧,使她在周围的女孩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,成为了一个光彩照人的存在。她的家人们也始终将她视为宝贝,给予她最大的关爱和鼓励。
苏青出生的那一年,父亲冯浦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,五年后带着学成归来的荣耀,回到上海,成为了一家银行的经理。为了陪伴父亲,苏青和母亲一同离开了浙江,搬到了上海。然而,命运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。1925年,父亲所在的银行突然倒闭,冯浦的身体也因劳累过度而垮掉,不久便去世。失去父亲的苏青和母亲只能回到家乡,继续学业。
到了1933年,苏青凭借着过人的才华,顺利考入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央大学,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。在这个时期,她和早已定下婚约的李钦完成了婚礼。然而,尽管身为已婚女性,她并未在校内公开过婚讯。她以聪慧的才思、出众的容貌被同学们誉为“宁波皇后”。不过,由于怀孕,她最终不得不选择休学,返回李家生活。
与苏青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家庭环境截然不同,李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,家族的重男轻女观念根深蒂固,女性地位低下。李家看待女性的角色似乎仅仅局限于生育和延续香火。由于她的第一胎是女孩,苏青便遭遇了丈夫和婆婆的嫌弃,成为了李家眼中唯一的“生育工具”。十年婚姻中,苏青先后生下四个女儿,在深受折磨的同时,她内心对这一切的屈辱和无奈只能通过笔端来宣泄。
然而,尽管苏青的处境如此艰难,她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。阅读和写作成了她在压抑的环境中获得自我安慰的唯一途径。她的丈夫多次对她的才华不以为然,甚至认为她过于优秀会掩盖他的光芒,因此加重了对她的压迫。面对这样的生活,苏青无可奈何,只能将她十年婚姻中的痛苦与心酸倾诉于《婚姻十年》一书。该书于1943年4月在《风雨谈》杂志上连载,凭借真挚的情感与深刻的自我剖析,获得了读者的极大共鸣。
《婚姻十年》出版后,苏青意识到她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。她无法再忍受这种黑暗的生活,她决定果断离婚,开始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。尽管她“净身出户”,带着儿女生活得更加艰辛,但幸运的是,她遇到了陈公博,一位赏识她的朋友。陈公博帮助她找到了私人秘书的工作,尽管她只在这份职位上工作了三个月,但两人之间的友谊却始终保持。
在陈公博的帮助下,苏青于1943年10月10日获得了5万资金支持,创办了自己的杂志《天地》。她不仅担任社长,还兼任主编和发行人,精心管理着这份杂志,使其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极高的声誉。许多著名作家,包括张爱玲、周作人等,纷纷加盟该杂志,使《天地》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文学刊物之一。
1945年,苏青出版了散文集《饮食男女》,并在书中附上了与张爱玲的对谈记。她在上海文坛的声誉日渐显赫,甚至得到了张爱玲的高度评价。张爱玲曾表示:“与冰心、白薇等相比,我并不敢自夸,只有与苏青相提并论,我才感到心安理得。”
然而,随着抗日战争结束,苏青与陈公博的关系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舆论压力,导致她的生活逐渐走向低谷。新中国成立后,她试图进入新的工作领域,加入了“妇女生产促进会”,然而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职位,生活也变得愈加艰难。
1951年,得到了夏衍的帮助,苏青终于进入了上海市文化局戏剧编导学习班,后来又加入了芳华越剧团,并凭借自己的才华获得了业内的好评。然而,她的成就并未得到社会的真正认可,反而因与贾植芳的交情,受到了胡风事件的牵连。苏青被关进监狱,直到两年后才得以释放。回到剧团时,她已无法再找到工作。为了生计,她甚至不得不在剧场的大门口当起了守门员。
晚年的苏青生活困顿,疾病缠身,舆论的压力始终未曾消退。为了避免社会的议论,她选择与小女儿和外孙一起住在一间仅有十平米的小屋里。肺结核、糖尿病、心脏病等病痛折磨着这位曾经明媚的作家。1982年12月,苏青在上海去世,享年68岁。
尽管苏青一生充满了坎坷与磨难,但她如同茉莉花一样,在困境中默默忍受,在适当的时候做出了反抗。她没有因生活的困厄而失去风采,依然凭借她的才华和文学成就,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怀念。她的名字与张爱玲同样铭刻在文学史册中,成为了中国文学界不可忽视的伟大女性作家之一。
发布于:天津市人人顺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